精選文章|

國際數位資產協會IDAA探討創業的三種商業模式,不論對於首次創業或是在市場打滾已久的投資人來說, 做生意最重要的三個要素一定要把握—也就是:CAC/ LTV/ PBP

CAC: Customer Acquisition  用戶獲取成本
(為了獲取一個客戶而產生的成本)
LTV:  Customer Lifetime Value 用戶的終生價值
(獲取的客戶能為公司帶來的總獲益)
PBP: Payback Period 回收期
(多少時間內可以回收因用戶獲取成本而付出的花費)

以下例子可以讓你更熟悉商業模式的影響

假設一個新創公司為了獲取客戶而提供免費上門洗車服務,每次服務的成本是台幣120元(人工加上交通成本),那麼這家公司的CAC就是台幣120元。公司創始人即可跟投資人說明公司將如何運作。

“我透過損失台幣120元取得一個客戶,將來他在我這花費洗車,而因良好的信任與持續的聯繫,客戶的車保養,維修及保險將會建立在我的平台上,後續的總總服務將會帶來台幣大約13500元。假設毛利率是10%,賺到的錢平均加在一起的猜測是1350台幣。換句話說,我每花120元,帶進1350元,淨賺1230元。如果今天融資一千三百五十萬元,扣除人資等花費,剩下的資本拿來獲取五萬用戶,每戶能賺1350元的話,就產生了六千七百五十萬。

未來每個客戶帶來的1350元毛利,即是LTV(用戶的終生價值)。在這過程中,投資人將會丟出許多問題來檢視這個投資機會,比如回頭率,流失率及獲取用戶管道。總而言之,投資人最後看的即是這家公司的LTV是否大於CAC。近兩年來,對岸最好的例子是:滴滴。透過大量的補貼來吸引客人租車,再提供各種交通運輸給客戶,像是專車,巴士,順風車和代駕。未來很有可能發展成更大的互聯網。滴滴的LTV極高,所以投資人願意一直付出CAC去取得更多用戶就是這個道理。

CAC: Customer Acquisition  用戶獲取成本

針對CAC,有兩個點需要注意

一、當你花了1000元在兩個不同頻道上打廣告,一個管道帶來五個客戶,一個則是零,這時候應該是總花費1000元除5,等於客戶獲取成本是200元,而不是500除5(即100元),無效的那部分也應當要算進成本。

二、假如花了1000元的費用之後,用戶增長到200人,這時候不代表用戶獲取成本完全是5元。原因是因為200人內可能有自然的增長,並不代表每個人都是你透過花費1000元的廣告得知。自然增長和管道增長需要分開計算,才不會造成嚴重的誤差。

簡短來說,如果有不同的管道,每個管道都有自己的CAC,而CAC就是全部的市場相關花費除全部的新用戶人數。

LTV:  Customer Lifetime Value 用戶的終生價值 

需要用毛利來計算,也就是最後在手上賺進的錢。
相對準確的計算方式是:客戶每月的購買費用*毛利率 / 流失率
例如:該用戶月消費100元,毛利率25%,每月流失率5%,此用戶的LTV為: 100 * 25% / 5% = 500
計算LTV需要把流失率算進來,假設第一個月有100家,第二個月只剩90家,這時留存率是90%,月流失率(Churn Rate)則是10%。

PBP: Payback Period 回收期

多少時間內可以回收因用戶獲取成本而付出的花費。PBP越短對公司越有利,以一年內為佳,有利於公司的現金流和投資。如果忽略了PBP,也有可能造成公司的不利,市場上有些公司就是因為忽略了PBP,又遇到市場變動期,造成不利的影響。

對投資人來說,市場好的時候可以關注在有淺力的LTV,市場不好的時候,PBP越短越好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Close Search Window